油漆粉刷施工中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&◎手工粉刷工具介紹
1、垂流:
在垂直面塗裝時,塗膜向下流呈,凸部的現象,塗裝效果不佳。
產生原因:可能一次塗裝過厚或涮塗料濃度過高,噴槍氣過大,出漆量過多,噴嘴離塗裝特過近。
對策:稀釋過當粘度,調整噴槍氣,壓力3.5-4.5kg/m2,壓適當及出量,距離適宜(15cm-20cm)。
2、刷痕:
塗刷後,塗膜呈條狀凹凸不平的現象。
產生原因:施工時,粘度過高,濕膜再塗。
對策:將漆料調至適當粘度,再塗時,底膜需基本幹燥,刷子用力不要過大。
3、針孔:
粉刷幹燥後,塗面呈現小孔狀,該小孔由基材於表面的現象。
產生原因:塗膜施噴太厚,幹燥溫度過高,被塗物有濕氣,塵漆等。
4、乾噴現象:
塗料噴塗時經霧化的塗料未到被塗物以前即已乾燥一部分,再附著時形成粗糙的塗面。
產生原因:噴塗時噴槍口與被塗物距離過遠,噴槍氣壓過高等原因造成。
對策:調整噴槍口與被塗物距離,約15cm-20cm,壓力調整為3.5-4.5kg/m2.
5、白化現象:
塗膜表面蒼白,無預期光澤。
產生原因:濕度過高(80%以上),稀釋劑菡發過快,被塗物太冷。
對策:塗裝濕度應80%以上,或可加5-10%的防白水,要用過快幹的稀釋劑,被塗物不要太冷。
6、剝離脫落:
塗膜從被塗物表面成片掉下。
產生原因:基材有蠟、油、水等,初塗未乾而再塗,底材過於平滑,墻面已粉化或采用低劣補土,附著力不夠。
對策:將底材徹底除幹凈,確保無蠟、油、水等雜物,已粉化的舊墻必須鏟除乾凈;用油性批土或水性批土批平,完全乾燥後再塗膜。
7、桔皮現象:
塗膜不平滑,象桔皮狀凹凸塗膜。
產生原因:稀釋劑蒸發太快,噴壓力不定或壓力過大,吹附距離太遠,一次噴塗太厚,底層未乾再塗。
對策:使用適當的稀釋液,控制噴槍壓力,距離要適中,不要一次厚塗,底層完全乾燥再塗。
8、褪色現象:
塗膜數日後,顏色部分褪掉,色澤不均一。
產生原因:新增未完全乾燥,鹼性太重,造成色澤退掉。
對策:新墻應一個月後塗裝,用環氧底漆對底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◎常用的手工粉刷工具有哪些?各有什麽用途?
① 刷具:大小漆刷、排筆、底紋筆、油滾刷、牛尾漆刷。塗刷各種油漆及各種不同物件時,采用不同型式和大小的刷具
② 刮刀:牛角刮刀、鋼制刮刀、木制刮刀。用於鏟刮塵灰汙垢,鏟除木刺,刻V字槽,塗刮膩子等。
③ 打磨材料:鐵砂皮、木砂紙、水磨石。用於磨光物面或對物面進行粗糙處理(砂紙號數越高,砂紙越細,一般選用240或320#砂紙打磨底漆,用320或600#打磨面漆)
④ 鐵工工具:除銹尖頭錘、鋼絲板刷、鋼絲束等,用於金屬部件除銹。
⑤ 清潔工具:水桶、抹布、回絲、棕刷、長柄幹刷帚
⑥ 貼墻紙、鋪塑料地板工具。墻紙刀、橡皮輥筒、帶齒鋼刮子、黑鬥、錘子、粉線包。
⑦ 印花工具:油紙樣板、鐵皮漏花板、尼龍印花網、放慢刀等,用於印刷圖案。
⑧ 其他工具:劃線尺、膩子板、棉花團、竹花、銅絲篩等。
更多施工成果圖片 歡迎參觀:【漆博士】
http://blog.xuite.net/a0956119541/paint/247124724